11685次瀏覽
【中玻網】玻璃中的鐵,一般由玻璃原料自身攜帶和原料加工輸送過程中帶入。一定量的鐵,對玻璃制造過程中的氣泡澄清、氧化還原性能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;但是過量的鐵質,會嚴重影響玻璃的質量。鐵的存在會產生如下現象:①生產透明玻璃時,配合料中的鐵會影響玻璃的顏色與透光度,需要脫色處理;②玻璃配合料中含鐵量的增高與降低,直接影響玻璃液的澄清,如生產顏色玻璃時,配合料中的含鐵量增高,產生氣泡的問題相對于生產透明玻璃時要小得多,清理氣泡問題容易解決;而生產超白玻璃時,配合料中的含鐵量(1.5×10-6)大幅降低,產生的氣泡相對于生產透明玻璃時要多得多,清理氣泡變得困難與復雜,澄清技術要求更高。可見,鐵與玻璃液澄清有著密切的關系。
傳統玻璃液的澄清,主要是采用芒硝與碳粉作為澄清劑,其中碳粉作為還原劑配合使用,然而,玻璃液中的芒硝需在1 350℃才能分解出可用于玻璃液澄清的SO2氣體,也就是說玻璃液溫度需從1 200℃加熱到1 350℃后,才能獲得由芒硝分解出的SO2氣體來幫助澄清。這樣,滯后了150℃溫差所需的時間,如此不利于玻璃液的充分澄清。基于上述傳統玻璃液澄清存在的缺點,及生產經驗中發現玻璃中鐵與氣泡的密切關系,經過大量的澄清機理研究,獲得了一個不同的反應系統,包括配合料中的碳、硫酸鈉和氧化鐵。
通過在實驗室條件下的多次不同試驗后,發現在新機理的澄清反應中,玻璃組分中含鐵量為0.3%的玻璃氣泡很少。鐵含量低于0.3%的玻璃組分,氣泡隨著鐵含量的減少而增多;鐵含量高于0.3%的玻璃,氣泡隨著鐵含量的增高而增多。在新的澄清反應中,含鐵量與玻璃液澄清關系呈正態曲線分布,其效果主要有:促使碳參與玻璃液澄清反應,加劇整個玻璃液澄清反應的效果;使芒硝在1200℃時,提前放出澄清氣體使玻璃液更加充分澄清;生成的FeO具有還原性控制芒硝的分解,減少芒硝的使用量;通過降低芒硝放出澄清氣體的溫度,縮短熔化溫度升高至1350℃的時間,節約玻璃液溫度升高需要消耗的能源;從經濟層面上,含鐵雜質與芒硝、碳粉通過反應,進一步降低產品的成本,同時保證玻璃產品的質量,提高經濟效益。
版權說明:中玻網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
免責申明:以上觀點不代表“中玻網”立場,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。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。但因轉載眾多,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,故僅標明轉載來源,如標錯來源,涉及作品版權問題,請與我們聯系0571-89938883,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,謝謝!
【中玻網】自律自強轉型升級智能制造創新發展工程玻璃分會2025年第一次會長(擴大)工作會議順利召開2025年4月25日,針對當前因傳統...
2025-05-07
引言:近日,由洛陽蘭迪鈦金屬真空玻璃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:蘭迪)牽頭,聯合新疆建筑科學研究院、烏魯木齊甘泉堡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共同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