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870次瀏覽
【中玻網】純堿是基本的化工原料,純堿的用途較為集中,40%-50%用來制造玻璃,約20%用于造紙等。作為大宗化工產品,純堿行業受下游房地產、汽車、門窗、地板、印染等多個行業疲軟的波及,也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寒意,純堿行業虧損嚴重。而導致我國純堿行業虧損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純堿行業產能過剩。數據顯示,截至2012年二季度末,青海堿業、昆侖堿業和四川和邦3個企業庫存量合計約30萬噸,全國純堿廠家產成品量已超過了70萬噸的庫存。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,我國的純堿行業將何去何從呢?
純堿行業虧損嚴重
山東海化2012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預告顯示,公司預計2012年1月1日至9月30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3.15億元-3.2億元,其中,7-9月虧損1.55億-1.6億元。該公司表示,報告期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,受到宏觀經濟影響,公司下游企業開工不足,需求不旺導致公司產品的售價、銷量較去年同期有非常大幅度下降。
事實上,巨虧的不僅僅是山東海化,利潤蒸發的還有三友化工、華昌化工等多家純堿上市公司。
生意社化工分社純堿分析師闞寶霞在接受《中國產經新聞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這幾年,國內純堿行業長期處于虧損,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加大,目前純堿行業企業開工率約維持在七成左右,多數企業低負荷生產。
在接受《中國產經新聞》記者采訪的中商情報網化工行業研究員楊敏表示,2012年,我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,民間投入資金動力減少,造成下游低迷需求銳減。與此同時,伴隨著房地產政策的調控,房地產業迅速降溫,新建開工項目大幅減少,直接導致地產業對玻璃的銳減。另外,印染行業遭遇低迷行情,也造成純堿行業下游需求大量減少。
幕后“黑手”:產能過剩
純堿行業前景暗淡除了與下游房地產、玻璃、印染等行業低迷有著密切的關聯外。與此同時,產能過剩也是純堿行業陷入長期低迷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有報道指出,目前我國純堿年總產能高達2800萬噸,年產能30萬噸以上的大規模企業有100多家。2012年1-11月,中國純堿產量為2184.61萬噸。
“今年還將有200多萬噸的新增產能,過剩的態勢還將進一步加劇。”闞寶霞告訴記者。
這里值得一提的是,近些年,純堿產能過剩也一直制約著行業健康發展。由于純堿產能快速擴張,2010年純堿行業產大于銷就已經高達約20%。而到了2011年,300多萬噸的新建產能投入生產,產大于銷的市場格局進一步加劇。由于純堿行業長期處于庫存飽和期,也導致了純堿企業連續虧損。
純堿市場產大于銷的問題也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關注。在業界寄希望于國家政策來改變當前純堿供需平衡能夠回歸理性。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的《純堿行業準入條件》,該條件是在為防止重復建設、控制總量、調整結構、防治行業性虧損以及開工率普遍較低的背景下出臺的。然而,純堿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卻依然沒有得到解決。
事實上,純堿存在一定的產能過剩,但是由于原料、資金以及技術門檻壁壘低,且高回報的投入資金特性,造成我國純堿產能不斷擴大,遠超過經濟發展的需求。
在楊敏看來,目前純堿行業還未到虧損臨界點,仍有存在相應的盈利空間,且行業仍在等待經濟高增長與政策機會,因此,市場仍存在非常大投機的空間,從而造成行業產能過剩一直都無法解決。
舒緩產能過剩:眾說紛紜
純堿行業產能過剩常年面臨“久病無藥”的尷尬再一次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。據資料顯示,近期,純堿工業協會在給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匯報中建議,除了提高純堿準入門檻,控制新建產能的投產。并建議要對原有能耗高的裝置,要建立退出機制,如在經過一個過渡期之后,到2015年還未能達到準入條件要求的,必須轉產。另外,希望國家出臺政策,提倡、鼓勵和支持同行業的兼并重組。
對于純堿工業協會對產能過剩的建議,楊敏認為,行業是否退出機制來緩解產能過剩則須進一步研究。強行建立退出機制,將損害純堿行業的健康發展。純堿產能過剩主要體現在近幾年,若建立退出機制,必然會損害部分企業的利益,影響行業正常發展,不利于市場完全競爭,未必小企業沒有技術。另外,去年純堿市場低迷,一些大型純堿企業開始謀求規模化生產,并開始兼并重組一些中小企業,這是行業自身市場調節的結果。如若此時建立退出機制來緩解產能過剩的問題,實則是一種行政干預行為,違背市場規律,到頭來很有可能治標不治本。
為此楊敏建議,純堿行業應提倡、鼓勵和支持行業的兼并重組,這樣既能避免不利于純堿行業發展情況的發生,還可以緩解產大于銷的矛盾。與此同時,應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,開發高附加值純堿產品等措施來優化整個純堿的產業結構。
由此看來,雖然純堿行業虧損以及作為其成因的產能過剩引起眾多關注,但因圍繞舒緩產能過剩難以尋求有效的對策,況且,國家相關部門以往出臺的相關政策尚未見成效。因此,尋求舒緩純堿行業產能過剩的新路還需拭目以待。
版權說明:中玻網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
免責申明:以上觀點不代表“中玻網”立場,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。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。但因轉載眾多,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,故僅標明轉載來源,如標錯來源,涉及作品版權問題,請與我們聯系0571-89938883,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,謝謝!
【中玻網】自律自強轉型升級智能制造創新發展工程玻璃分會2025年第一次會長(擴大)工作會議順利召開2025年4月25日,針對當前因傳統...
2025-05-07
引言:近日,由洛陽蘭迪鈦金屬真空玻璃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:蘭迪)牽頭,聯合新疆建筑科學研究院、烏魯木齊甘泉堡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共同編...